茲卡病毒感染症防治專區
茲卡病毒
- 茲卡病毒(Zika virus)為黃病毒(黃病毒科、黃熱病毒屬)的一種,是一個有包膜、二十面體、單股正鏈RNA病毒
- 主要是經由蚊子傳播的蟲媒病毒(vector borne disease)
- 最早在1947年於烏干達茲卡森林中的彌猴體內分離出來
- 病機制一般認為是透過病毒在侵入處附近的樹突細胞(dendritic cells)複製,之後被攜帶至血流和淋巴結。
流行病學
- 茲卡病毒被發現後,大多只在非洲及亞洲發現散發的人類病例
- 2007年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雅蒲島爆發群聚疫情,為全球首度於亞洲及非洲以外之地區發生,才對這疾病有比較多的認識。
- 茲卡病毒依據基因型別分為亞洲型和非洲型兩種型別,在中非、東南亞和印度等都有發現的紀錄。
- 臺灣於2016年1月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病例。
傳染方式
茲卡病毒的傳染方式有以下幾種:
主要傳染途徑:病媒蚊傳染如果被帶有茲卡病毒的病媒蚊叮咬
在臺灣,可傳播茲卡病毒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,這2種蚊子均曾有文獻報導在野外捕捉到帶有茲卡病毒的成蚊。
其他傳染途徑:
- 母子垂直感染
- 性行為傳染
- 輸血傳染
- 實驗室傳染
- 其他可能傳染途徑
- 器官移植
- 哺乳
臨床症狀
約80%感染者無症狀
⚫ 有症狀者其症狀與登革熱、屈公熱、或其他會造成發燒與起
疹子的疾病類似
典型症狀
- 發燒(通常微燒)
- 紅疹
- 關節痛:主要影響手腳之小關節
- 結膜炎:非化膿性/充血性(non-purulent / hyperemic)
- 其他常見症狀:肌肉酸痛、頭痛、後眼窩痛、食慾不振
- 罕見症狀:腹痛、噁心、腹瀉、黏膜潰爛、癢
目前已知婦女於懷孕期間感染茲卡病毒,可能產下小頭畸形等神經異常新生兒。
預防方法
茲卡病毒感染症主要經由斑蚊叮咬傳染,目前無疫苗可預防,避免病媒蚊叮咬是最重要的預防方法。
1. 防蚊措施:
(1) 戶外活動時建議使用經政府主管機關核可含DEET、Picaridin或IR3535的防蚊液,並依照標籤指示說明正確使用。如果防曬乳液和防蚊液一起使用,則應先塗抹防曬乳液,再使用防蚊液。
(2) 長時間戶外活動時,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,並可在衣服上噴灑防蚊液,增強保護效果。
(3) 至流行地區活動時,應選擇裝有紗窗或空調設備的居住場所。
(4) 如果確診為茲卡病毒感染症,發病期間要待在蚊帳內或室內,避免被蚊子叮咬造成次波傳染。
2. 清除家戶內外孳生源。
3. 建議懷孕婦女如無必要應暫緩前往流行地區,若必須前往請做好防蚊措施,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、皮膚裸露處塗抹政府主管機關核可含DEET、Picaridin或IR3535的防蚊藥劑等。
4. 具有茲卡病毒感染症流行地區旅遊史之注意事項:
(1) 凡自流行地區返國後,均應自主健康監測至少2週,如有任何疑似症狀,應儘速就醫,並告知醫師旅遊史。
(2) 安全性行為:自流行地區返國後,無論是否出現疑似症狀,男性在3個月內及女性在2個月內均應使用保險套,採取安全性行為,或避免性行為,男性之性伴侶若為孕婦,則性行為時應戴保險套或避免性行為至性伴侶分娩。
(3) 女性自流行地區返國後,無論是否出現疑似症狀,如計畫懷孕,應諮詢醫師做詳細評估。
(4) 自流行地區返國後,應持續使用防蚊液至少3週,以避免被病媒蚊叮咬可能造成社區傳播。
5. 懷孕婦女如有茲卡病毒感染症流行地區活動史,或相關暴露史,且於暴露後2週內出現疑似症狀,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暴露史,醫師將進行通報並採檢送驗,必要時會進行胎兒超音波檢查,以瞭解胎兒是否有小頭畸形或顱內鈣化;懷孕婦女若於暴露後2週內無疑似症狀,如有疑慮可請求檢驗,經醫師評估有必要時可採檢送驗。(請參考「懷孕婦女之茲卡病毒感染症通報與檢驗流程」)
6. 自茲卡病毒感染症流行地區離境,一個月內應暫緩捐血,避免可能造成輸血感染。